聽新聞
0:00 0:00

男扮大小老婆來鬥嘴 新瓦屋花鼓隊列無形文化資產

節目中心/黃唯碩、林瓊玉報導

新瓦屋花鼓隊的起源可追溯至1947年,當時新竹縣竹北市六家地區的林氏族人為慶祝台灣光復,組成花鼓隊,參與迎神遶境與踩街遊行。由於當時社會風氣保守,成員多為男性,左鄰右舍的婦女則提供各式花花綠綠的衣褲,協助梳妝打扮,男扮女裝的趣味造型也成為花鼓隊最具辨識度的特色。

新瓦屋花鼓隊浮誇的打扮極具特色。(圖/翻攝自新瓦屋花鼓隊)

▲新瓦屋花鼓隊浮誇的打扮極具特色。(圖/翻攝自新瓦屋花鼓隊)

新瓦屋花鼓隊的表演融合鼓、鑼、鈸等傳統樂器,搭配舞龍舞獅,展現獨特的踩街風格。其中,男扮女裝的「大小老婆鬥嘴」戲碼,透過誇張的對白與生動的肢體語言逗樂觀眾,成為表演亮點。隨著時代演變,表演內容也陸續加入舞蹈、戲劇與民間故事,使整體風格更具多樣性。

1980年代,花鼓隊編制逐漸擴大,開始有女性成員加入,並聘請老師進行專業指導。當時除了參加廟會迎神,花鼓隊也經常代表地方參與台灣省民俗技藝活動與運動會表演,然而到了1980年代末,因年輕人口外流,傳承日漸困難,花鼓隊逐漸面臨人力不足的困境,一度陷入凋零危機。

新瓦屋花鼓隊111年北港天后宮進香踩街表演。(圖/翻攝自新瓦屋花鼓藝術表演坊)

▲新瓦屋花鼓隊111年北港天后宮進香踩街表演。(圖/翻攝自新瓦屋花鼓藝術表演坊)

為了保存這項珍貴的地方傳統,2001年「新竹縣新瓦屋花鼓協會」正式成立,隔年更登記為社團法人。2002年,新瓦屋花鼓隊被新竹縣政府公告為「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列入無形文化資產。此外,自2000年起,新竹縣也定期舉辦花鼓藝術節,讓更多民眾認識這項客家特色的傳統表演。

新瓦屋聚落為花鼓隊提供練習與表演空間。(圖/翻攝自新瓦屋花鼓藝術表演坊)

▲新瓦屋聚落為花鼓隊提供練習與表演空間。(圖/翻攝自新瓦屋花鼓藝術表演坊)

新瓦屋地區也保留了完整的客家聚落景觀,包含泥磚屋、水井、水圳等建築,呈現早期客家生活樣貌。在居民努力下,該地成功抵擋高鐵徵收計畫,成為全台首座客家文化保存區,不僅為花鼓隊提供練習與表演空間,也讓更多人有機會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豐富內涵。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寶島神很大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備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