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克什米爾恐攻釀26遊客死!印度降級與巴基斯坦外交關係 不排除軍事報復

編譯黃馨慧/綜合報導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Kashmir)22日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已知至少26人死亡,多人受傷。事發當地的草地上血跡斑斑,傷亡者坐臥在各處的畫面駭人。路透社報導,這是印度20年來最嚴重的襲擊平民事件。雖然目前尚未釐清恐攻兇手隸屬哪個組織,但事發隔日,印度已將矛頭對準巴基斯坦,宣布與巴國外交關係降級,並制定一系列報復性措施。同時,印度表示不排除軍事報復。

恐攻事件發生後隔天,印度宣布與巴基斯坦外交關係降級

克什米爾地區目前被印度和巴基斯坦瓜分,兩國都聲稱對其有完全主權,但兩國都只對克什米爾部分地區進行統治,因此克什米爾多年來暴力衝突不斷。恐攻事件發生後,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路透社報導,恐攻事件的死者為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爾人,另有至少17人受傷。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當時正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是訪問,事發後緊急返國,23日舉行安全內閣特別會議之後,印度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針對巴基斯坦的報復性措施,包括暫停兩國共享印度河水資源的共享條約,該條約影響著巴基斯坦灌溉系統,還宣布將關閉兩國之間的陸地邊界、降低外交級別、驅逐巴基斯坦駐新德里使團的軍事顧問、進一步限制巴基斯坦公民的簽證數量等。巴基斯坦也暫停通往印度的主要鐵路、禁止放映印度電影,試圖藉此施加外交壓力。

恐攻發生後,印度總理莫迪緊急返國,宣布一連串對巴基斯坦的報復性措施。圖為就職典禮畫面。(圖/翻攝自Narendra Modi臉書)

▲恐攻發生後,印度總理莫迪緊急返國,宣布一連串對巴基斯坦的報復性措施。圖為就職典禮畫面。(圖/翻攝自Narendra Modi臉書)

印度把矛頭指向巴基斯坦 但無證據表明肇事者身分

此次克什米爾恐攻事件的發生地點,位於當地素有「小瑞士」美名、以美麗山谷景緻聞名的觀光勝地巴哈甘(Pahalgam),正逢旅遊旺季,有數十萬遊客正在此享受假期。事發之後,遊客焦急著趕快返家,突如其來的恐攻也重創當地旅遊業。

《紐約時報》報導,印度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23日首次公開回應克什米爾恐攻事件時表示,印度對恐怖主義「零容忍」,並暗示印度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回擊,「我們不僅要追究罪魁禍首,那些還要追究在印度領土上策劃這類陰謀的幕後黑手。」

雖然印度對巴基斯坦做了一系列報復性措施,然而報導指出,印度並沒有提出任何證據證實這次恐攻事件和巴基斯坦有關,也尚未確定肇事者隸屬哪方恐怖組織。

克什米爾恐攻發生在當地旅遊勝地,遊客傷亡慘重。(圖/翻攝自X平台 @azizkavish)

▲克什米爾恐攻發生在當地旅遊勝地,遊客傷亡慘重。(圖/翻攝自X平台 @azizkavish)

恐攻事件成導火線 印度軍事行動恐將升級

針對辛赫的強烈回應,軍事歷史學家拉格萬(Srinath Raghavan)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印度的軍事報復恐怕至少是跨境襲擊或空襲。在以前,印度也曾於2016年和2019年進行過兩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後,雙方於2021年同意在控制線停火,儘管在此期間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仍不斷發生恐攻事件,但停火協議基本上維持。

外交政策分析師庫格曼(Michael Kugelman)表示,這次的恐攻事造成大量傷亡,受害者又以印度平民居多,因此,若印度政府認定巴基斯坦參與其中,將有很大機率會再次對巴基斯坦採取軍事行動。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核武國家,因此,兩國的軍事決策都必須更加謹慎。庫格曼指出,印度要權衡軍事報復的政治和戰術優勢,以及爆發嚴重衝突後的風險。另一方面,拉格萬強調,印度必須正視導致這次恐攻事件發生的安全漏洞,「這種襲擊發生在旅遊旺季,表明了存在嚴重失誤,尤其是在印度政府直接控管法律和秩序的屬地。」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