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邦眾議院今天發布報告指出,DeepSeek據報使用逾6萬顆輝達晶片,其中部分應受美國管制,已要求輝達釐清DeepSeek如何取得。委員會也說,公開記錄顯示,黃仁勳在美國祭出出口限制前夕,指示公司設計改版晶片銷往中國。

▲美眾院指出,DeepSeek據報使用逾6萬顆輝達晶片,已要求輝達釐清DeepSeek如何取得。(圖/DeepSeek官網)
中國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模型成本低,號稱堪比西方AI模型,問世後迅速爆紅,也敲響美國科技業及政界的警鐘,憂心AI優勢將被北京迎頭趕上。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今天發布報告,公開DeepSeek對美國構成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
這份名為「揭開DeepSeek真面目:揭露中共用於監視、竊取及規避美國出口管制限制的最新工具」報告指出,據報導DeepSeek開發時使用超過6萬顆輝達(Nvidia)晶片,可能是透過規避美國出口管制的方式取得。
根據報告,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SemiAnalysis估計,DeepSeek目前可能擁有1萬顆A100晶片、3萬顆H20晶片、1萬顆H800晶片及1萬顆H100晶片。
自從美國實施晶片技術出口管制後,輝達在未取得政府出口許可的情況下,無法把高階的A100、H100、H200和H800晶片銷往中國,只能發售符合出口規範的降規版H20晶片。
報告指出,根據估算,自2024年3月以來,輝達已為中國市場生產超過100萬顆晶片。
報告稱,先不論美國公司蓄意、有意識地向外國對手提供最先進晶片的爭議做法,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DeepSeek和其他中國公司一起透過非法手段進口管制晶片到中國。
報告指出,2022年,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先進運算晶片實施全面出口管制,以限制中國取得對AI及軍事應用至關重要的尖端半導體。為預先因應這項新限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指示旗下主管設計一款能夠規避出口禁令的晶片。
根據報告,在出口管制公告發布後的一個月內,輝達成功開發出一款晶片,據分析人士稱,這款晶片幾乎與當時最先進處理器的性能相當,卻沒有違法之虞,削弱美國政策原意。
報告提到,DeepSeek和其他中國公司取得高度敏感晶片的另一途徑,是透過可作為轉運地的第3國。
2022年1月,中國市場占輝達總營收的25%,而新加坡占比則不到5%。報告指出,然而,在美國對特定輝達晶片實施出口管制後,這一趨勢產生逆轉。
雖然輝達的財報顯示新加坡為其主要出貨目的地之一,但實際運往新加坡的晶片僅占輝達總收入的不到2%。這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存在中國客戶安排經由新加坡轉運敏感晶片的情況,藉此規避美國出口管制。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昨天採取行動,將出口至中國的輝達H20晶片列入管制。美國商務部也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透過新加坡非法進口受管制的輝達晶片。(中央社華盛頓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