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原本海湖莊園的好消息不但成為泡影,還付出許多「保護費」。(圖/翻攝自白宮、NVIDIA官網)
AI巨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4月9日被外媒披露他曾出席在海湖莊園舉行的每人100 萬美元的晚宴,希望川普政府撤回對中國出口H20晶片限制;一度有消息傳出川普首肯,激勵輝達股價反彈,輝達也在14日宣佈攜手台積電(2330)、鴻海(2317)擴大在美投資共5000億元在德州打造AI基礎設施,即便這將擴大公司成本支出,且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甚至是美國的缺工潮、高成本、施工慢難解,黃仁勳依舊交出了這筆「保護費」,沒想到輝達(NVIDIA)H20、超微(AMD)MI308和同等晶片,依舊被實施出口管制,讓輝達15日宣佈認列損失55億美元。
一時之間不少媒體對風向有點紊亂,以為是輝達非法出口中國、違反禁令等,但並不是如此,輝達H20晶片完全合法,符合2022年美國管制,因為效能低可以出口,黃仁勳在海湖莊園的餐敘一度被以為是順利的,加之輝達宣佈擴大在美投資,4月7日於海湖莊園獲川普「綠色通道」承諾;沒想到是「真金換絕情」,4月9日美國商務部仍公布出口限制,讓輝達約100萬顆晶片滯銷。
輝達在4月15日的公開資料中披露,第一季將認列H20因出口管制的55億美元損失,消息就像蝴蝶翅膀一振,當日盤後輝達股價重挫6%至105.44美元,輝達中國市場營收恐從171.1億美元腰斬至80億美元。加之市場本來就認為,川普的貿易戰讓全球經濟成長預測遭到下修,也讓智慧手機需求與運算前景蒙上陰影。即便在美國對多國加徵關稅(並隨後暫時撤回)之前,市場就已質疑微軟(Microsoft)、Meta等科技巨頭是否會在2025年持續以相同速度採購輝達晶片。
今年以來,高度循環性的半導體產業首當其衝。費城半導體指數在2025年已下跌近20%,遠大於標普500指數的8%跌幅。
此次針對輝達對中出口的新限制,是對這個本就受到地緣政治與供應鏈中斷重創產業的又一次打擊。景順資產管理公司(Invesco)全球市場策略師木下智夫(Tomo Kinoshita)表示:「這項H20禁令是基於對中國電子業崛起的擔憂,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很可能成為一項長期政策,對整體半導體供應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新數據包括晶片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Christophe Fouquet 16日表示,「部分客戶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該公司全年營收降至300億歐元至350億歐元的全年預期下限,全年毛利率在51%至53%之間,預計第二季度銷售額將在72億至77億歐元之間。
美中貿易大戰會否連帶拖累科技業,從美國到亞洲市場,輝達供應鏈全面遭殃: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下跌3.7%,台積電下跌2.5%,日本晶片設備商愛德萬測試(Advantest)重挫6.6%。16日台股輝達供應鏈42檔,僅和碩(4938)、廣運(6125)、巨大(9921)收漲,其餘全都跌到面色鐵青。
因為輝達加碼的5000億美元美國投資,德州與加州新廠成本高昂,工程師薪資與電費推升2025年資本支出至300億美元,讓輝達毛利預估從75%滑落至70%,這還不計入台積電(2330)、鴻海(2317)、緯創(3231)、日月光(3711)這四家台灣科技股明星會增加的資本支出。
外資對輝達今年來的發展審慎以對,摩根士丹利下調目標價至162美元,匯豐至150美元,憂中國市場難補;高盛與瑞銀則維持185美元與180美元,看好AI需求。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輝達股價短期承壓,市場聚焦其長期潛力。輝達AI生態系牢不可破。CUDA平台支撐900萬開發者,2025年營收預增80%至960億美元。B200晶片性能提升2-3倍,第二季料增百億美元收入,A100透過軟體優化提效30%。全球AI市場成長29%,輝達市占90%。當雲端巨頭仰賴其算力,輝達護城河的地位即960億美元的藍圖不容看淡。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