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關稅戰加劇 中國調整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

美中關稅戰加劇之際,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上午發布緊急通知,宣布調整半導體產品的原產地認定規則,建議相關企業未來進口半導體產品時,以交付製造(Tape-Out)的地點為原產地。

中美關稅戰加劇,中國宣布未來進口半導體時以交付製造的地點為原產地。(示意圖/中央社)

▲中美關稅戰加劇,中國宣布未來進口半導體時以交付製造的地點為原產地。(示意圖/中央社)

交付製造(Tape-Out)又稱「下線」,中國稱為「流片」,是指將晶片設計送交晶圓代工廠生產的過程。

綜合第一財經、科創板日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指出,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積體電路的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

這份通知建議相關半導體企業,積體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

通知中並未提及美中關稅戰,然而市場普遍認為規則變更與關稅戰有關。

報導另引述中國多家券商「樂觀」分析稱,關稅戰「有助於中國半導體的國產替代進程」。民生證券稱,這次糾紛和過去有本質的不同,「不是簡單的中美貿易摩擦、而是美國單方面割裂全世界的行為」。自2018年中美貿易糾紛後,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有長足發展,這次關稅政策有望進一步加速中國國產替代。

浙商證券表示,2024年中國從美國本土直接進口的半導體設備金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約新台幣1788億元),受到對美國反制關稅的影響,這次貿易擾動有望推進中國半導體設備與零組件國產化速度。

中央社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衝二階!《罷免太縱酒》之夜 ‧ 年輕人站出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