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4月10日凌晨,宣布暫緩對75國徵收關稅90天,關稅降至10%,不過對中國卻提高至125%,而中國當局也展現強硬態度,表示「決不退讓」,祭出84%的報復性關稅,恐將引發新一輪的貿易戰。外媒分析,考量到美國較依賴中國產品進口,中國可能不會輕易退讓,也持續尋找替代市場,未來美中關係恐持續惡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翻攝自中新社)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目前美中陷入一場拉鋸戰,雙方調升關稅、也迅速反擊,有專家指出,儘管現在中國內需不振及房地產低迷,經濟面臨瓶頸,但針對美國還有川普的挑釁,中方不太可能主動示弱,經濟顧問公司Enodo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Diana Choyleva指出,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如不迎戰而讓步,會造成國內政治上的不利觀感。
另外,自2018年,川普首次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北京當局已積極尋求替代市場。再來,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較高,像是美國多進口消費品,例如智慧型手機等,如果以關稅影響來說,iPhone等價格可能會暴漲;相對來說,中國進口美國的多是原物料、機械等,商品的價格波動上,不太容易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從貿易結構來看,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高於中國對美國。美方自中進口商品多為消費品,如智慧型手機、電腦與玩具。分析師預估,受關稅影響,美國市面上最便宜的iPhone價格可能從799美元漲至1142美元。相比之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以原物料與機械為主,如大豆、能源與噴射引擎,這類商品的價格波動較不容易直接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不過,中國雖然也具備一定的戰略籌碼,也可能採取進一步反制手段,但自身也會受到影響,專家指出,若無法強化國內消費,中國經濟難以真正對抗關稅壓力。而目前川普持續施壓,反指中國「國際貿易態度不友好」的情況下,若北京當局堅持強硬態度,互相攻訐的狀況下,美關係恐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