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OOTD、跑咖等網路熱潮帶動快時尚,「風格生活」市場或受關稅衝擊。(圖/資料照)
自2010年Instagram(現被臉書併購)問世之後,「風格生活」已改寫全世界,隨著演算法去「跑咖」(跑咖啡廳),跟著網紅去穿搭,Instagram的推出讓流行趨勢以光速傳播,快時尚成為美國Gen Z(Z世代)的時尚聖經,「#OOTD」依然是最熱門的搜尋關鍵字,用戶們將自己的穿搭心得分享至全世界,也促成「快時尚」市場的蓬勃發展,知名品牌H&M、Zara、Gap、UNIQLO讓Z世代趨之若鶩,也讓快時尚市場10多年間成長數倍。
#OOTD是Outfit Of The Day的英文縮寫,也就是當天的穿搭的意思,隨著IG興起爾後有抖音、小紅書等社群媒體問世,不少時裝網紅開始在個人帳戶分享當天穿搭照片並加上「#OOTD」,令這個網絡潮語開始走紅。2010年,全球服裝消費量已增長60%,達到800億美元,而快時尚市場在隨後十年進入黃金期,2012年規模約500億美元,到2024年飆升至1508.2億美元,年增長率10.74%。
美國作為快時尚的最大單一市場,受到喜愛的品牌包括Nike、Levis、Gap、Shein等等,2024年消費總額約3000億美元,佔全球服裝市場的30%,Gen Z的消費熱情成為這股風潮的引擎。然而,川普的關稅戰正將這場時尚盛宴推向懸崖邊,美國快時尚品牌首當其衝。4月2日,就在北半球迎接春天的時刻,川普在白宮玫瑰園逐一公佈全球關稅,中國34%(現已增加)、越南46%、柬埔寨49%、孟加拉37%、印度27%、對賴索托課徵50%關稅、台灣則是32%,這些都是美國品牌如Nike、Addidas、Levis、Gap的生產重鎮,以美國企業為首,台灣代工廠為核心生產國。
企業二選一地獄抉擇
美國主要快時尚品牌仰賴亞洲代工廠,同時高關稅的賴索托也是生產重鎮,卻在川普關稅戰中被刀刀砍中。Nike和Lululemon在越南生產50%的運動鞋、Lululemon40%的瑜伽褲產品來自越南、Levi’s和Gap的代工廠分佈在孟加拉、越南。而賴索托2024年對美出口2.4億美元,75%為紡織品,主要為Levi’s、Walmart代工,台商每月為Levi’s生產44萬條牛仔褲。50%的關稅讓賴索托出口可能減少30%,即損失0.72億美元,12,000名紡織工人面臨失業風險。
這些品牌在關稅戰宣布後股價應聲下跌,Lululemon、Nike和Levi’s、Gap全數應聲而倒,還有生產重鎮也在越南的蘋果公司市值還蒸發6400億美元(不過蘋果產品可能關稅豁免),紡織企業卻沒有逃過這個命運,即便越南總理蘇林第一個向川普求饒,強調願意讓所有美國進口產品0關稅,但是川普卻沒有延後這46%的關稅,關稅戰刀刀砍在美國企業的命脈上,成本飆升讓利潤空間幾近殞地。
這讓川普的關稅看似砍向國家,實則是要脅美國企業,回流設廠看似是出路,但美國勞動成本每月4000美元,遠高於越南的300美元和孟加拉的200美元,供應鏈轉移也非易事,企業若選擇支付高關稅,則面臨利潤壓縮,Nike2024年利潤率已從2023年的12%降至10%。關稅戰的衝擊讓美國企業進退兩難,成本壓力無處可逃。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美國過度消費文化的可能終結。美國每年浪費約1100萬噸紡織品,佔全球服裝浪費的12%,其中僅15%被回收或再利用。快時尚的低價模式助長了這種浪費文化,如今,關稅戰將成本施加在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可能成為這一模式的轉變,永續時尚議題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