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張渝萍/綜合報導
緬甸3月28日受到芮氏規模8.2強震侵襲,至今已造成3471人死亡、逾4600人受傷,超過200人失蹤。這場強震讓原本受到內戰肆虐的社會更加脆弱不堪,救援能力與醫療物資不足,讓救災與後續重建都非常困難,如今部分地區現又迎來降雨,悶濕酷熱的天氣,可能會爆發霍亂等疾病,使情況更加嚴峻。

▲曼德勒迎來降雨,讓不少餐風露宿的災民處境更困難。(圖/翻攝自X平台 @ElevenMyanmar)
反常降雨加炎熱天氣 災區恐爆發霍亂
路透6日報導,強震目前已造成3471人死亡、4671人受傷、214人失蹤。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負責人佛萊徹(Tom Fletcher)在X發文,道出災區殘酷的現實,「家家戶戶只能睡在家外頭斷壁殘垣中,然後看著已無氣息的摯愛從瓦礫堆被抬出。真的很怕還有餘震。」佛來徹表示,當地需要更多帳篷與希望,來協助他們重建破碎的生活。
報導稱,部分災區已開始降雨,反常的降雨與酷熱天氣,可能會導致餐風露宿的災民面臨霍亂等傳染病的風險,使救援工作變得更棘手。
緬甸鄰國包括中國、印度與東南亞國家,過去一周都已運送救援物資與救災人員至災區,協助復原。地震災區約有2800萬名居民。直到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救助國美國,也已承諾向緬甸提供至少900萬美元(約2.98億元台幣)援助。
USAID經費砍 人員救災到一半接解雇通知
然而,美國削減對外援助計畫的政策,已讓3名在救災現場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員工收到了解雇的通知。報導指,這三名USAID員工救災期間,因為擔心受到脆弱的建物倒塌,只能露宿街頭。在勞心勞力為災民付出的同時,川普政府直接潑了他們冷水,要他們走人。
曾任USAID的人道救援處副署長黃瑪西亞(Marcia Wong)表示:「這個團隊工作非常努力,致力為有需要的災民提供人道援助。收到解雇的消息,怎能不讓人沮喪呢?」該部門主要負責監督美國在海外的疾病應對工作。
內戰4年 緬甸醫療經濟陷困境
緬甸的救援牛步,主要是因為緬甸軍方自2021年推翻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的政府後爆發內戰,軍政府高壓統治、限制人民對外聯繫,同時也無力經營醫療等基本服務,全國經濟陷入困境,至今已有300多萬人流離失所,糧食短缺問題則讓超過1/3的人口需人道援助。

▲緬甸災區實皆省6日下大雨。(圖/翻攝自X平台 @ElevenMyanmar)
宣稱停火 但軍政府仍持續丟炸彈攻擊
即便軍方2日宣布停火,但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4日表示,軍政府對於不支持其統治的地區,正在限制對他們的援助。救援組織「自由緬甸遊騎兵」(Free Burma Rangers)5日向路透社表示,雖然緬甸軍方宣布停火,但軍方仍在4日及5日,於克倫尼(Karenni)與撣邦(Shan)投擲炸彈,造成至少5人死亡,且受害者包括平民,該組織表示,自軍政府宣布停火以來,已發生至少7次類似的軍事攻擊事件。
同樣也受地震影響的泰國,死亡人數同樣也升至24人,其中有14人是因曼谷興建中大樓倒塌而喪命。另外還有77人失蹤。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