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紐約時報論壇版近日刊登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的邀稿專文,題為「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 )。文中強調,台灣不確保和平,就不會有民主;退休飛官「台灣鷹爸」徐柏岳公開挺罷免,遭踢出空軍官校校友群組。相關話題發酵,成大教授李忠憲就撰文《從飛官到龍應台:舔共不是和平,是跪下求活的幻覺》,他說,我們可以恐懼,但不能因此選擇當奴隸;畢竟,一旦選擇做奴隸,就別妄想有和平的資格。

▲退休飛官「台灣鷹爸」徐柏岳公開力挺大罷免,竟因此被踢出空軍官校校友群組。(圖/翻攝自徐柏岳臉書)
李忠憲寫道。針對飛官Line群組裡的舔共現象,鷹爸徐柏岳在新台派上線節目上說:「恐懼使人自甘為奴!」
那龍應台紐約時報投書「和平是民主的前提」,原因是什麼?這個人長期居住香港,卻對香港的淪陷無動於衷,既無痛感,也無反思。中國要來併吞台灣,即使對方是一個民主的國家,也令人感到恐懼,更何況是專制獨裁的中國。有些人因為恐懼自甘為奴,但龍這種人是自我感覺良好,活在自己想像當中的世界,從馬英九的鷹犬化身成為中國傳遞橄欖枝的虛假和平鴿。
李忠憲說,正常的情況,恐懼是人類最本能的求生機制,當威脅變得具體,人們才會從被動轉為積極行動,對於未來的恐懼,打破日常平靜的生活。恐懼是一種預警系統,當我們面臨威脅時,它會讓我們保持警覺,好讓我們做出應對,比如逃跑或自衛。
李忠憲進一步指出,昨天德國的每日新聞在短短的10幾分鐘之內花了大概三、四分鐘來報導中國陸海空各式飛機軍艦武器圍困台灣的演習,德國人應該不能了解台灣的股市還能漲,台灣人是習慣了中國的武力威嚇,還是不知道恐懼?但絕對不會是因為恐懼而自甘為奴。
當共同面對威脅的時候,如果自己感覺害怕,表示「你還活著」;如果自己能夠感受到別人的害怕,表示「你是一個人」。台灣楊双子等文學界的作家連署支持大罷免,這樣的行為才是從靈魂出發產生的動機。
李忠憲提到,人的存在意義之一,就是能夠感受他人的痛苦,對中國要併吞台灣這件事情,尤其用武力把台灣團團圍住,一般人會感到痛苦,會想辦法拿起手邊的武器,即使是一支掃把,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家園,像龍應台或退休軍公教等等那種住在中國、香港或美國舔共訴求台灣不要抵抗,任憑中國宰割的這些人,是因為不敢面對自己的恐懼,或人生累積的虛無,根本喪失自己存在的正當性。
李忠憲強調,真正的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即使害怕,仍願意堅守不該退讓的底線。台灣人不是不怕戰爭,而是知道若不反抗,中國的威脅會變成現實。
舔共者自以為理性和平,實則是懼怕到連靈魂都繳械投降。他們無法面對恐懼,就選擇背叛現實,用虛構的和平來麻痺自己,也麻痺社會。
民主不是和平的結果,而是自由意志的延伸,只有在尊嚴中活著,和平才有意義。否則,那只是一種被奴役的靜默,一種「我不反抗,所以你不要打我」的卑微哀求。我們可以恐懼,但不能因此選擇當奴隸。李忠憲強調,畢竟,一旦選擇做奴隸,就別妄想有和平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