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柯美儀報導

▲中配亞亞公開主張武統台灣遭限期出境。
中配「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認定在台發表「武統」言論,遭廢止其居留許可,25日自行返回中國。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名學者發聲明痛批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不斷妖魔化中國大陸,指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正在快速遭到壓縮。不過,陳培哲的弟弟、台大教授陳炳輝表示「我百分百不同意我哥哥陳培哲院士的言論」。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勞團與藝文界人士26日署名提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痛批賴清德上任以來,不斷妖魔化中國大陸,以戴紅帽子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激化台灣社會對立,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正在快速遭到壓縮,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聲明提及,陸配亞亞在抖音發表批評民進黨的影片可能令一些人不舒服,這屬於言論自由範疇,但陸委會卻宣稱亞亞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據此以行政命令,將其驅逐出境,這種濫用行政裁量作法,完全違背政府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退休醫師、作家楊斯棓透過臉書寫下「陳培哲院士的弟弟,台大機械系終身特聘教授 (Distinguished Professor)陳炳輝表示:『(我)百分之百不同意我哥哥陳培哲院士的看法。』」
楊斯棓分析,若劉振亞所處的是美國,其後果恐怕遠不止「限期出境」,而是迅速被列為國安威脅,遭遣返、禁止入境,甚至遭受刑事調查。他提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國土安全部(DHS)對此類案件,從不寬容。舉例來說,若一名來自敵對政權的外國人,在美國公開主張:「我的祖國應以武力統一美國」,這句話無需搭配炸彈、槍枝或行動計畫,只要公開說出來,就可能立即觸發國安系統的警報。
楊斯棓指出,遣返、列入黑名單、終身禁入,正是美國對敵意外來者的常規應對。相比之下,台灣政府對劉振亞的處置,並未進行刑事偵辦,也未即刻驅離,而是依據《入出國及移民法》,認定其言論有危害國安之虞,依法撤銷其居留,限期出境。這樣的處理,在國際民主法治標準中,已屬寬容。
楊斯棓續指,更何況,台灣的國際處境特殊,面對的並非抽象的「敵意言論」,而是現實中天天在周邊海空域進行軍演、對台發動認知作戰與軍事恫嚇的政權。然而,這75位學者對於中國軍事壓力與威嚇,似乎視若無睹,如看日出日落;反倒對一名公開主張武統台灣的陸配表現出超乎比例的關心與義憤。
楊斯棓認為,言論自由當然是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價值,但當言論已經直接挑戰國家存續、主張以外國武力併吞本國,這就不再是「多元意見」,而是破壞民主制度的敵意行為。對於主權未被普遍承認、外交空間受限的台灣來說,我們沒有本錢對這類言論掉以輕心。
楊斯棓強調,我們應該清楚在自由社會中,不是每一句脫口而出的話都可以如此不負責任,「我不同意陳培哲等人的聲明內容,但我不會、也不能說出任何一句威脅陳培哲等人安危的話語——這,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精神。台灣若要繼續守護民主制度,就不能對假借自由之名的敵意言論毫無底線地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