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徐珮華報導
今(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不少家戶趁著此時掃墓、返鄉祭祖,具有慎終追遠的意義。不過仔細回想過往清明節,有時落在國曆4月4日、有時又在4月5日,甚至也曾發生過在4月6日的狀況,日期並不固定。究竟為何年年有變動?《三立新聞網》為您解答。

▲清明節有掃墓祭祖的傳統習俗。(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清明」是24節氣的一種,節氣則由太陽運行位置決定,太陽公轉地球一圈為365.2422天,比曆法的「1年」多出0.2422天,節氣的時刻也因此順延0.2422天。
不過由於太陽繞行地球4圈後,累積比曆法多出0.9688天,因此曆法每4年會設置「閏年」、多出2月29日進行校正,此時節氣發生的時刻並非順延而是提早。綜上所述,若節氣延後或提前導致跨日,就會在3天的範圍內發生變動,清明也因此落在每年4月4日、4月5日或4月6日。

▲今年清明節落在4月4日。(圖/翻攝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特別整理清明節規律,西元1912年至1943年,連續3年在4月5日(閏年及閏年後2年)、1年在4月6日;西元1944年至1975年,每年都在4月5日;西元1976年至2007年,連續3年在4月5日、1年在4月4日(閏年);西元2008年至2039年,連續2年在4月4日(閏年及閏年後1年)、2年在4月5日;西元2040年至2071年,連續3年在4月4日(閏年及閏年後2年)、1年在4月5日;西元2072年至2099年,則是都在4月4日。
以此次規律區段來說,去年閏年清明節為4月4日,因此今年2025年也會在4月4日;明年及後年則會在4月5日,接著再以2年4月4日、2年4月5日的規律循環。至於上一次罕見落在4月6日的清明節,則必須追溯到遙遠的19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