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舒棠、譚物信/台北報導
衛福部健保署最新公佈,因骨折就醫患者5年來人數增加1成,醫師表示,除了意外撞擊外,骨質疏鬆也是常見原因之一,營養師建議,民眾平時應注重營養群攝取,幫助鈣質吸收。

30秒內坐到站、雙手向後抓背、單腳平衡,三個動作檢測骨頭靈活度,儀器測試骨質密度,根據健保署研究指出,台灣人飲食習慣中容易缺乏鈣質,成年人鈣吸收每年5-10%的速率驟減。

▲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
台大醫院骨科醫師江鴻生:「健保署統計出來,意外發現所有的年齡層都缺乏攝取鈣,而且更糟糕的是,愈年輕似乎這情形愈嚴重,身體鈣不夠用或是鈣挪去做其它重要用途,那骨頭就開始缺鈣,骨頭強度不夠,那就造成我們一般熟知的骨質疏鬆症。」

▲營養師江姿瑩
醫師表示長期缺鈣,容易形成骨質疏鬆症,因此營養師建議,國人在補鈣同時攝取足夠的營養群,能幫助鈣質吸收。營養師江姿瑩:「維生素D3可以促進小腸的鈣吸收,17國專利的菊苣纖維,可以促進大腸鈣吸收,以及維生素D3及鎂,在維持血鈣的部分。」
除了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外,民眾在選擇奶粉補鈣時,要注意營養比例,挑選有骨質保證國家認證及臨床實證的奶粉,才不會補鈣白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