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輝英、吳思瑤/台北報導
天氣變化大,空汙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研究就發現,PM2.5是導致「肺癌」的主因之一。這幾年來,醫界有不少學者,將台灣豐富天然的「褐藻」資源,運用在「癌症輔助治療」上,醫療上有突破發展。

面對近年來空汙問題,PM2.5濃度飆高,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再嚴重一點很有可能讓影響肺部。

陽明大學生技系教授許先業:「大家曉得空氣滿嚴重,這個問題,如果這樣會不會改變,對空氣不好情況下,不好的作用。」

其實國內有不少學者將台灣海域豐富的褐藻,利用低分子技術,製成高純淨、高濃度的「小分子褐藻醣膠」,也在動物實驗上有所發現。

陽明大學生技系教授許先業:「把小鼠放在PM2.5的空氣中,會發現這個褐藻醣膠,確實能夠阻止在PM2.5裡面的小鼠腫瘤擴大。」
實驗結果明顯改善,更進一步證明,在癌症輔助治療上能抑制復發。

國衛院副研究員徐欣伶:「癌細胞裡面基因體的穩定性,讓(細胞染色體)不會繼續斷裂,然後增加抑癌基因的表達。」
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褐藻醣膠)他的萃取技術有相當大的進步跟突破,癌細胞的生長,甚至將來的轉移,我們是相當看好在未來應用的方向。」
學術單位和醫院攜手合作,以不同實驗結果共同探討,將台灣的天然資源帶給癌症病友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