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特輯】

▲在藝術導師優人神鼓帶領下,濂洞學子經過靜心、擊鼓訓練,將於新舞臺藝術節。(圖/業者提供)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夢想+圓夢工程」扎根偏鄉藝文教育,每年攜手藝術導師深入偏鄉,為偏鄉學子量身規劃深度藝文課程,帶領孩子們開啟視野、建立自信進而登上正式舞台。今年與享譽國際的優人神鼓合作,進駐新北市瑞芳濂洞國小,為孩子量身打造系統擊鼓課程。優人神鼓與濂洞國小將在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乘光而行x夢想+》擊鼓圓夢,邀請民眾12/18(六)14:00至大安森林公園聆賞來自山城的震撼鼓音。
「咚!咚咚!」新北瑞芳濂洞國小每周三下午都會傳出陣陣鼓聲,劃破寂靜的水湳洞社區。這所迷你小學全校僅有十一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不一鼓隊」的一分子。濂洞國小不一鼓隊成立後,長期面臨偏鄉師資不穩定的問題,直到優人神鼓幾年前進駐,迷你鼓隊才漸漸茁壯起來。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是孩子口中的「阿襌師父」,說起跟小朋友「交手」的經驗,滔滔不絕:「孩子們剛開始是非常好動、吵鬧的,很自然流露天性,但經過這些日子的訓練,學會了靜心,孩子懂得『專注當下』就會產生力量,會更勇於接受挑戰,我們也從孩子身上學到活潑的生命力。」
「不一鼓」是在地陶藝家許居福老師利用廢棄浮球製作而成,「不一」即取自浮球的英文音譯「Bouy」,許居福不忍心為製鼓而殺生,堅持不用牛皮,改以厚厚的帆布製鼓,所以「不一鼓」又被稱為「吃素的鼓」。看著孩子去年在國家戲劇院「小試身手」,今年又在中信文教基金會支持下,站上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許居福有滿滿的感動:「剛成立社區鼓隊時,我曾經夢想能帶不一鼓到國家級的場館演出,後來社區鼓隊解散了,自己沒能達成的夢想,竟由社區孩子接棒完成,真的沒想到,不一鼓能一次又一次站上這麼大的舞台。」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夢想+圓夢工程」已經邁入第四屆,每年帶著藝術資源跨越城鄉,持續推動教育平權,這些年來分別與排笛藝術家張中立、布拉瑞揚舞團、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合作,除了透過深度藝術課程激發孩子的創意及想像,藝術導師的「身教、言教」更是學習榜樣,對孩子們來說,這不只是藝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以濂洞國小來說,不一鼓隊因為人數少採「混齡團練」,孩子們自然而然培養出「我幫你、你陪我」的凝聚力。不一鼓隊隊長、六年級生高董旺課業上不求名列前茅,但一拿起鼓棒,就立刻變身精神領袖,常常看到他像個大哥哥,為學弟妹看前顧後,即將畢業的他感性地說:「每次演出都會想是不是最後一次,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學打鼓。」濂洞國小校長黃恕懿表示,孩子打鼓是一種生命的展現,會學習互相傾聽、團隊合作,偏鄉孩子更需要向外延伸的舞台,我成就你、你成就我,就有一起前進的勇氣。
一對鼓棒、一面「吃素的不一鼓」,串起了孩子的、學校的、社區的動人故事……。更多2021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訊息,詳見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官網。

▲濂洞國小的「不一鼓」是由在地陶藝家許居福利用廢棄浮球製作而成。(圖/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