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因處4大板塊交界處,是世界上地震最頻繁的國家,最新研究指出,日本的海槽海底板塊有滑動的現象發生,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若一爆發不容小覷。
據《新頭殼》報導,日本科學家最新研究,日本海槽海底板塊發現滑動現象,已下滑約50米,且並非緩慢滑動事件,不排除發生地震,且可能是大地震來臨的前兆。

▲日本位處4大板塊交匯處,地震頻繁。(圖/翻攝GEO 101・膠流地理臉書)
斷層海溝向來被科學界視為超強地震所引發的問題,全球有幾個危險區域,如智利的地震板塊、阿拉斯加斷層、日本海斷層等,而除了阿拉斯加小地震相當活躍,就屬日本的海槽現象異常情況最多。
科學界預測,近幾年對於日本海槽所引發的大地震,準確率已超過80%,透過三維和二維的地震帶剖面圖可以知道,海溝經常出現岩石和沉積物的俯沖,對於邊界區域的壓力相當大,隨著壓力不斷累積,若一爆發恐造成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