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幕後/習近平操作新一波「疑賴論」5元素 國安官員破解中共分工單位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我國安單位掌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左)操作新一波疑美、疑賴論,圖右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圖/資料照)

▲我國安單位掌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左)操作新一波疑美、疑賴論,圖右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圖/資料照)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訪問中國,並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官員,儘管外界關注蘇利文在推進未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內最後一次和習近平會面,甚至也注意到了中、美之間的微妙變化,畢竟是美國過去8年首位白宮顧問造訪中國,不過我國家安全單位官員也發現了中國操作對台工作比以往更劇烈,國內情資單位也歸納出新一波的「疑美、疑賴」論述,其中疑賴論就有5大元素。

針對近期中國對台或國際上認知操作的觀察,我國家安全單位官員觀察發現,有新一波的「疑美」、「疑賴」論出現。首先,以新一波的疑美論來看,中國的官宣官媒,把第一島鏈以內,東海、台海、南海的所有衝突,都掛成美國陰謀,因為美國介入讓事情失控,央視周邊社群近期甚至在炒作「南海跟菲律賓衝突,是因為菲律賓以前是美國殖民地,在政策選擇會有一些錯誤判斷。」從這個脈絡來看,中國也持續常態性攻擊,說民主台灣與其意見不同,是因為曾被日本殖民過,所以跟日本親善、跟中國不好,「但事實上台灣跟中國保持戒心,是因為有沒有民主制度問題。」

官員指出,第二個層次是逐漸發生的新一波「疑賴論」操作,一方面是近期從中國的官宣官媒、在台協力者主要敘述脈絡對比下,國安情資單位注意到的發展。「他的目的很簡單,今年是主要國家大選年,不管選完了、還沒選,過程中像台灣,很多重大政策、人員還沒交接完成,都會有些戰略真空,中國利用這個時間點,一方面操作台灣的內部對立,也弱化國際間、友盟之間,台灣跟西方國家社會的相互信任跟支持。」

該官員說,這次蘇利文去訪中國前,中國對台工作小組副組長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就邀集統戰部、中宣部、國防部、中央台辦來進行新一波疑賴論操作。他進一步說明,「疑賴論」主要有5大元素,第一,把蘇利文訪中作為整個敘事操作,認知的敘事架構;第二,美中共管台海,中國很喜歡講美中共管,喜歡把台灣講成沒有決定權的一方,並自認是跟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但這次包含蘇利文去北京,如果把它講成國際共管中國風險可能才比較精確,因為中國在東南海的行為已經造成各方困擾。」

官員接著指出,第三是美國不信任台灣總統賴清德、且對台灣不放心,這是很典型的外部操弄,當中夾雜一些新的新聞元素,比如賴總統想出訪,美國不讓他過境、說只能過境夏威夷等,中方用這些元素來操作,但事實上我總統府已經說明,「賴總統近期並沒有出訪計劃。」第四,台灣周邊灰色地帶,美方都是冷眼看待,因為美方不信任賴政府,無力處理、沒有真心支持台灣,所以沒有任何協力。第五,不管任何國政,都一定會操作成蔡英文跟賴清德矛盾,賴清德準備處理蔡英文團隊等這些故事都有。

官員說明,前述5個元素的分工上,軍委會的政治工作部負責指揮訊息支援部隊,福州的311部隊,中國正式網軍,負責編寫內容、傳散;外事工作委員會主導相關敘事跟國內外通路;中宣部跟中央台辦則負責相關協力者的指揮跟通路的運用,包括新聞專題、專論跟各種談話內容、網路推文、影音再製作的散佈;最後是假造國際外文媒體的內容,看起來好像是新聞。

官員提到,情資單位目前發現有一個流路就是海峽之聲(中國訊息部隊直屬的新聞頻道)開始發起,台灣協力者不論媒體、個人,會進行同樣敘述脈絡的操作,再進入台灣其他通路。官員強調它的擴散狀況與操作就是趁著蘇利文結束行程、離開中國才開始陸續進行,但這陣子台灣政治新聞比較擠壓。加上這些敘述脈絡跟台灣的國民主流意識其實落差大,很難一下子連接起來,或用新的文章改寫發布的傳達率也不高,「現在整個社會氣氛而言,大家關注政治的不多。」

官員解釋,國內對兩岸關係比較關心的還是中國「反台獨22條」及中方對台灣不友善;另一方面,也因為中國經濟慘澹,「最近有欠薪,對網格員的欠薪(俗稱五毛,監看員)所以才動用專屬的網軍部隊。」

點擊觀看更多相關幕後新聞:

拆解中國「和平使者」假面 我國安單位揭「政治突圍」時間點

習近平趁國際「政治真空」奪主導權 賴清德反擊關鍵策略曝光

危!揭露中共「軍政」分歧真相 我國安官員:習近平還沒垮台

中共搞「太平洋島國論壇」打壓台灣 國安官員:影響力被他國削弱

習近平操作新一波「疑賴論」5元素 國安官員破解中共分工單位

百萬網紅遊新疆!中共操作「噤聲」手法全公開 國安官員示警

中國「大危機」將至!習近平找嘸經濟解方 官員:他選擇想信的

中共祭「反台獨22條」又想招攬台商 國安官員:強盜擅長嚇唬人

#新聞幕後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