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NOW健康/肝癌僅次於肺癌!中醫抗癌提升免疫 減輕化療不適拚生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楊芷晴/NOW健康

肝癌僅次於肺癌,在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中位居第2。然而,肝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通常在初期時並不會有明顯症狀,直到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時,病情往往已較為嚴重。面對癌症治療,一般人通常會先從西醫治療著手,但仍有復發、轉移的風險,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表明,結合中醫治療癌症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化療產生副作用的不適,為抗癌過程增添助力。


肝癌成因複雜且早期不易察覺 出現這些症狀應速就醫


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說明,肝癌的成因十分複雜,通常是由多個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從初期慢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和細胞癌化階段,最後形成肝癌。主要的致病原因包括: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酒精,占肝硬化比例逾9成;此外,黃麴毒素、血色素沉積症等也容易誘發肝癌。


肝臟因神經分布較少,因此肝硬化初期或肝纖維化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若出現疲勞無力感、腸胃不適且伴隨右上腹部疼痛等問題,應速就醫檢查。莊振杉醫師指出,若進展到肝癌,會出現肋骨架右側下方有腫塊或疼痛、下肢水腫、腹水,黄疸,容易瘀傷,體重減輕以及身體虛弱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症狀,勿拖延就醫。


現代中醫結合生物科技 濃縮萃取有助體內迅速吸收


目前治療癌症常見的方式西醫會採取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和化學療法等,以切除或縮小癌細胞瘤體。然而,手術可能無法完全清除癌細胞,有復發、轉移的風險;化放電療雖能殺死癌細胞,但常伴隨噁心、嘔吐、貧血、掉髮等副作用,且可能會破壞自體免疫,降低身體的抗氧化力,進而導致癌細胞很快又復發。擁有30年以上中醫臨床經驗的莊振杉醫師表示,中醫抗癌針對不同病症給予不同藥方,增強免疫力對抗癌細胞,成效獲得肯定。


現代中醫結合生物科技,將中藥材濃縮萃取、微分化,特點在於能迅速且有效地補充自體養分、提升體內抗氧化能力、阻斷癌細胞的養分通路、使得癌細胞無法獲得養分而萎縮、消滅,同時不會破壞自體正常細胞,因此沒有西醫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與不適感。


6旬男長年酗酒罹患肝癌 中醫治療明顯改善不適症狀


莊振杉醫師曾收治1名年約60歲的曾先生,酗酒多年後,於某大醫院檢查確診為酒精性肝硬化、且肝癌約有20公分大小,來就醫時主訴持續腹瀉1個月以上、體重急劇減輕、腹脹瞽脹、間歇性腹痛、噁心、以及食慾不振,整個腹部僵硬、無法屈伸轉動。曾使用西藥止瀉劑1個月,但症狀沒有明顯改善。


經莊振杉醫師診斷後,開立食前紫根牡蠣湯、十六味流氣飲、半枝蓮、香附、蒲公英、天龍、珍珠、靈芝、山防風、甘朮等藥方,在飯後服用赤靈芝飲,2週後患者回診時已停止腹瀉、食慾逐漸恢復,症狀逐漸改善;續開1個月藥方後,再次回診時食慾已恢復正常,精神狀態和體力都變好,腹部也變得柔軟、能夠自如地屈伸轉動,目前仍持續治療觀察中。


莊振杉醫師強調,癌症並非絕症、是有機會能治癒的,發現愈早,治癒率愈高。肝癌初期可以採用中醫療法,持續治療3至6個月可以獲得改善;若癌細胞瘤體過大,則可以採取西醫方式治療,同時輔以中醫療法提升免疫力,降低轉移和復發的風險。


至於其他癌別,中醫用藥雖有不同,但治療原則相同。莊振杉醫師以口腔癌為例,當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紅斑、潰瘍或硬塊等異常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因為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在臨床上,中醫藥配合現代生物科技的技術,不僅能夠快速控制口腔癌的病情,且初期口腔癌患者的痊癒率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此外,莊振杉醫師提醒,尋求中醫治療前,應先備妥現代醫學檢查報告及各項血清生化檢驗數據。由於病症複雜,中醫師需要先查閱檢查報告和檢驗數據,有助於中醫診斷病情、對症治療,以期病情盡快得到控制。癌症患者若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預後也較理想。


在日常生活方面,平時應飲食均衡,多攝取新鮮天然食材、避免食用加工製品。應戒菸戒酒、適度運動、避免熬夜,勿自行服用偏方或濫用藥物。並且定期健康檢查,尤其有癌症家族病史、生活壓力大、三高或年長者,及早發現才能及時治療,降低癌症的致命威脅。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