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破千年才能完成!台灣都更難如登天?專家曝三大阻礙:「靠自己」很重要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地震喚醒國人「老屋更新」聲浪,事實上,依現行效率,至少要破千年才能完成。(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地震喚醒國人「老屋更新」聲浪,事實上,依現行效率,至少要破千年才能完成。(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花蓮403地震喚起社會一片「都更、危老」重建聲浪,然而,重建有這麼容易?根據內政部資料,對比都更、危老數量,即使是申請重建最多的大台北區域,想要老屋全數更新,依照現況效率,至少要破千年才能完成!

據內政部資料,2018~2023,台北市逾30年老屋65.4萬宅、年均核發住宅拆照數1,722宅;新北市逾30年老屋83萬宅、年均核發住宅拆照數732宅。換算後可發現,依照現況,老屋想要全數更新,台北市必須耗費380年,新北市更是長達1,133年。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即使政府推出各項誘因,但目前都更、危老重建仍有「三大阻礙」,致使效率明顯不彰如下:

一、「老屋量體龐大」2023年Q1,全台灣共910萬戶住宅,逾30年屋齡佔51%,其中又以台北市佔比72%全台之最,平均屋齡更是高達36.87年。

二、「營建成本攀升」建商、開發商將本求利,本就鎖定有利可圖精華區,然而,這波工料雙缺、成本攀升下,甚至台北市都出現的危老棄建潮。

三、「民眾參與意願低落」除精華區重建有利可圖,不少區域可能重建後多出的房子利潤有限,甚至必須「自費成本」,往往成為開發商拋棄區域,也致使不少亟欲重建的社區更新進度受阻。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不少區域因被認為「開發效益不佳」,成為開發商不願碰觸的區塊,即使花蓮403大地震後,住宅結構安全問題再度引起各界關注,也有地方政府誓言進入「大都更時代」掀起社會討論。

然而,現實中,各項阻礙依舊存在,並非口號可排除,他建議,民眾若想購買老屋等重建,恐怕仍須謹慎挑選「蛋黃區」類區域;政府則應重新思考策略,如容積開放修法等,畢竟沒人知道下一個921或403會發生在哪,民眾居住安全仍需擺放在房市政策第一位。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加入 @setn 好友 #全台房市熱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藍委又扯國家機器!邀數位部、NCC、法務部、中華電信赴立院報告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