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3名大將!害蜀漢「無將可用」 無緣一統天下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諸葛亮斬殺3名大將,導致蜀漢無將可用,錯失一統天下機會。(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諸葛亮斬殺3名大將,導致蜀漢無將可用,錯失一統天下機會。(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三國故事流傳至今,依舊讓人津津樂道,劇中諸葛亮智壓群雄,流芳百世,許多人認為若無諸葛亮,劉備未必能穩坐蜀漢。而諸葛亮的一生也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心心念念一統天下,但最後卻功敗垂成。許多人探討諸葛亮失敗的原因,其中就有這樣的說法,若不是諸葛亮執意斬殺這「3名大將」,或許蜀漢不會淪落到無將可用地步,而這三位將領就是馬謖、劉封、魏延。

馬謖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被斬殺。(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馬謖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被斬殺。(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揮淚斬將,痛失馬謖」,說起諸葛亮斬殺的大將們,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馬謖。因為馬謖跟隨兄長馬良歸順蜀漢後,展露出兵法專長,加上十分聰慧機敏,深受諸葛亮的賞識,兩人關係親如父子。

尤其蜀漢北伐前,正好碰上南疆的孟獲造反,馬謖獻計「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協助諸葛亮降伏孟獲,歷經七擒七縱,孟獲終於心甘情願歸降蜀漢,這也讓諸葛亮更加器重馬謖。

這也讓諸葛亮出祁山時,獨排眾議不用宿將魏延、吳懿,提拔從未上過戰場的馬謖,作為主帥守街亭,怎料馬謖太過自負,沒有聽從諸葛亮的交代,也不聽副將王平的諫言,堅持上山布陣,遭魏軍大將張郃圍困,兵敗如山倒。

丟了街亭,蜀軍又死傷慘重,儘管許多人為馬謖求情,但最後諸葛亮仍依照軍令狀,忍痛斬殺馬謖。可惜的是馬謖當時正值壯年,帶兵領將經驗不足,仍有許多進步空間,卻因一場戰役失敗而殞落,也讓蜀漢痛失一名智將。

劉備養子劉封,為人驍勇善戰,卻因養子身分被斬殺。(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劉備養子劉封,為人驍勇善戰,卻因養子身分被斬殺。(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第二位殞落的將領,便是劉備的養子劉封,驍勇善戰的劉封,從年輕時就跟在劉備身邊,和諸葛亮、關羽一同征戰天下,在戰場上表現勢如破竹,就連曹操都曾為了避其鋒芒,主動撤退,是位不可多得的猛將。

結果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時,因兵力不足難以守城,便向在上庸的劉封及孟達求救,但兩人皆以上庸三郡剛投降不久,局勢不穩為由拒絕,結果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撤軍,所部潰散,在臨沮被孫權殺害,獻首給曹操,劉備因此對二人不滿。

關羽被斬殺後,因為劉封本就和孟達不和,又搶走孟達的軍隊,讓他害怕劉備將來算帳,加上不滿劉封的欺凌,便率領下屬四千人投降魏國。事後,劉封戰敗退回成都,遭劉備斥責欺凌孟達,又不發兵援救關羽,但當時劉備並沒有想至劉封於死地。

沒想到諸葛亮認為,劉封為人剛毅勇猛,但非親生者,不得不斬,否則以後劉禪繼位,恐怕會出問題。於是劉備只好賜死劉封,而這也是諸葛亮間接斬殺的第二名將領,蜀漢再度痛失一名猛將。

魏延與楊儀不合,遭楊儀出兵追殺,下場悽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魏延與楊儀不合,遭楊儀出兵追殺,下場悽慘。(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最後一名大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延,一生多次易主的他,最後認定劉備作為君主,為蜀漢鞠躬盡瘁。但才能出眾的魏延,因作戰方式極為冒進,與諸葛亮完全不對盤,雙方多次為了出兵問題起爭執,關係持續惡化。

加上魏延又和楊儀水火不容,常常一碰面就大吵,導致諸葛亮常常被迫介入調解紛爭,儘管魏延一心向著蜀漢,但諸葛亮當時年事已高,不免擔心魏延在軍中權勢過大,可能會違抗軍令,於是在離世前算計了魏延。

因為知道魏延不肯退軍,因此諸葛亮在過世前,以商議為由將魏延單獨留下,魏延信以為真,錯失北伐時機,發現被騙後暴跳如雷,當場與楊儀爆發激烈衝突,互相指責對方是亂臣賊子。

由於當時諸葛亮已經離世,劉禪又聽從諸葛亮的安排,加上董允、蔣琬等人都出來為楊儀擔保,魏延寡不敵眾,一氣之下想帶兵對抗楊儀,但下屬們根本不想造反,直接潰散,最後魏延只能落荒而逃。

最後魏延因楊儀追殺,一家人悽慘而死,本能為蜀漢再戰的名將,最終死在自己人手上,令人不勝唏噓!雖然諸葛亮料事如神,但接連斬殺三名對蜀漢有極大助益的將領,也導致蜀漢淪落到無將可用窘境,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江山易主。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台北市長蔣萬安赴議會進行市政總質詢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