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 學者:兩岸說法有堅持也有善意

總統賴清德今(20)日發表就職演說,亞太綜合研究院長湯紹成分析,兩岸路線是「蔡規賴隨」,很難解決兩岸當前問題;但提到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學位生來台,整體來說有堅持也有善意。

總統賴清德今日發表就職演說。(圖/記者楊澍攝)

▲總統賴清德今日發表就職演說。(圖/記者楊澍攝)

總統賴清德上午發表就職演說時表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政府,在對等、尊嚴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美國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分析,賴總統有試著遞出「維持現狀橄欖枝」,提出兩岸交流可從旅行和求學優先,但也同時強化中國與台灣互不隸屬,北京恐會將橄欖枝解讀為挑釁。

翁履中指出,賴總統的演說內容向「華獨」靠攏,將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拿出來講,這是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過去擔任國民黨主席時的說法,但國民黨是基於九二共識;民進黨則只有用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作論述,基本上就是直接強調「同等地位」,從整體演說內容評估,北京對台作為恐會「官方更硬,民間更軟」。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認為,賴總統的兩岸關係基本上延續「蔡英文路線」,且未能在演說中揚棄台獨路線,在兩岸定位僅是「模糊以對」,這讓兩岸關係改善的機會非常渺茫。

黃奎博指出,賴總統的外交政策,仍訴求強化與理念相近民主國家的關係,但對於正式邦交及有意義的國際參與卻少著墨,可見外交處境繼續艱難;關於民主團結的內容,很大一部分著重在台灣內部抵抗中共勢力,在實踐上是否會類似蔡政府時期、或較之更為嚴厲,有待觀察。

亞太綜合研究院長湯紹成表示,賴總統演說的兩岸部分,主要是「蔡規賴隨」,兩岸互不隸屬的提法也跟前總統蔡英文一樣,兩岸歧見依舊很難化解;不過賴總統在演說中,提到觀光旅遊及學位生等說法,這是有釋放出善意,整個演說來看,有堅持也有善意。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沈明室表示,前總統蔡英文在就職演說或每年國慶演說,均會向中國遞出橄欖枝,而民進黨目前已第3次執政,若中國想維持與台灣的交往,不管是政治或實質形式,中方必須面對如何與民進黨互動的課題。

至於中國後續可能反應,沈明室認為,一是淡化處理,但實質討論未來互動項目;二是採取強硬的方式對台,但此舉將會導致惡意螺旋升高,讓2位美國總統候選人均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這對中國沒有好處。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